

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-觸口遊客中心
委由廖偉立建築師整體擘劃,以保持自然土地及順應原本地形山貌為興建目標,
利用「地景交織」、「漂浮」與「動線穿梭」等設計手法,企圖打造出一棟自然和諧的地景建築。
如今十年過去,公路沿線的所有電線都已地下化,天際線顯得特別清朗;夏天午後降下的地形雨,
更讓空氣中充滿了清新的香草味;各類鳥兒、蝴蝶和不可數的爬蟲類讓這裡生氣更盎然,大草原低飛迴繞的白鷺鷥更像是揮舞雙膀迎接遊客的到來。
牛埔仔草原-愛情絲路
位於台18線阿里山公路32K附近,靠近觸口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新行政及遊客中心,也就是欣欣水泥廠的正對面。
一望無際的綠油油草地,是過往車輛駐足停留的焦點。近年來,在神木下婚禮及阿管處的積極行銷中,牛埔仔草原已逐漸成為遊客進入觸口前的休憩景點。
逐鹿社區
梅花鹿的獵場-逐鹿[Veoveoana]
逐鹿,鄒語名為veoveoana,意旨梅花鹿的獵場,相傳從前鄒族人打獵的時候,追逐梅花鹿來到這裡進行圍獵,故名為逐鹿。
一場八八風災之後山林變色,原本賴以居住生活的地方一夕之間化為烏有,所幸在嘉義縣政府與紅十字會合作之下,
協助八部落的受災居民下山安居,在此地興建原住民永久屋,提供一處可供族人容身的所在,取名為「逐鹿社區」。
圖/「嘉義縣觀光局」、「張小瑋」痞客幫、「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」 文/「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」、「鄒遊嘉義阿里山-部落觀光旅遊網」、「王子與公主的窩」、「北極黑熊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