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蘭潭水庫
位於嘉義市東郊山仔頂附近,距市區約三公里。
相傳為三百年前荷蘭人據台時期所鑿,為引八掌溪水入此灌溉王田一帶,清代逐漸荒廢,1940年代因應嘉義市區民生用水增加,
以及嘉義化學工場需要大量工業用水,由嘉義市水道擴張工事事務所土木技師山根長次郎規劃設計,於1942年3月動工興建蘭潭水庫,
至1944年3月完工啟用。水庫沿岸還有環湖公路,沿著環潭公路巡禮,首先可見觀賞樓,立於樓頂,可將蘭潭美景一覽無遺。
故「蘭潭泛月」列為嘉義八景之一。
蘭潭噴泉配合燈光音樂,共設計8場精彩的「秀」,包含35道水柱、一柱擎天、海鷗水舞、麻花旋轉、左右搖擺、皇冠水舞、拱門噴泉及左右搖擺水舞等,
最大噴水高度可達50公尺,鄰旁還有造型優雅的月影潭心,搭配蘭潭風景區夜晚靜謐氛圍,絕對是視覺及聽覺的雙重饗宴。
音樂噴泉展演時間為:18:30、19:30、20:30、21:30(表演時間會依枯水與豐水期調整,敬請旅客留意)
仁義潭水庫
位於嘉義縣番路鄉八掌溪上游,屬離槽水庫,總容量達2,782萬立方公尺,集水面積 3.66平方公里,
壩頂長度1535公尺,寬度9公尺,有效蓄水量2506萬立方公尺。年供水量為五千二百萬公噸。
乃嘉義市及嘉義縣民雄地區公共給水及工業用水的主要來源,並具有調節蘭潭水庫貯水量的功能。
嘉義八景
1 蘭潭泛月 👈
蘭潭月夜泛舟潭中,明潭似鏡,輕舟若蟾,如遊廣寒之宮,可滌塵世之煩,享神仙之樂,為嘉義勝蹟之冠。
2 檜沼垂綸 👈
文化中心旁杉池:日據時期阿里山鐵路建造完成後,闢貯木池,以浸貯木材,其中以檜木居多,故又名檜池。池四周植樹,濃蔭蔽天,清風徐來,檜香陣飄,垂釣林下,有太公垂釣渭水之樂,實一休閒勝地。
3 彌陀曉鐘 👈
彌陀寺:寺前臨八掌溪,綠水瑩泗,門對三峰,高山仰止,寄情山水,嘯傲煙霞,晨鐘破曉,驚醒夢幻。
4 康槳暮鼓 👈
中正公園:原為諸羅山社公署所在地,清朝闢為外教場,日據時代為公會堂,光復後闢為康樂區,設圖書館、教育館、籃球場等,成為民眾休閒場所,每到黃昏,市民或休息或競技於此,熱鬧非凡。
5 公園雨霽 👈
嘉義公園:園中林木蒼翠,蓊蔚蔽天,丘陵起伏,澗水環迴,苔徑曲折,水石清幽,池亭水榭,布置有方,異木奇花,四時不謝,身臨其境,俗慮盡釋,尤以新雨初晴,碧空雲淨,喬木滿園,嬌翠欲滴,嫩草蒙茸,漲綠宛同流水,實清修卻塵勝境。
6 林場風清 👈
植物園:遍植各種熱帶植物,樹群挺拔高聳,椰林蔽日,清風送涼,號林場風清。
7 鷺橋跨浪 👈
昭和8年新建,原名白鷺橋,民國48年改名軍輝橋,佇立橋上,俯仰天地,遠山潑墨,青浮眼簾,近水流淙,聲入耳鼓。若驟雨初晴,長虹斜掛,驚濤拍岸,濁浪滔天。及晴空萬里,斜山啣日,稻香蔗浪,雲影天光,疑維揚之飛鶴,闕明月之吹蕭。
8 橡苑聽鶯 👈
北香湖:湖面東自台斗坑,凡數折而匯眾流,盤曲三、四里,西出北社尾,灌田數百頃。目前已闢填為稻田,湖畔叢竹尚存,但已無湖水相伴。 湖面廣可三四畝,湖畔茅屋參差,野竹上逼青霄,牙蕉、芒果樹、澤花等,風動波搖,冷冷幽麗,湖清荷直,迴環如帶。此湖深冬不涸,花之放,度臘乃盡,荷錢新舊相接,獨與梅菊爭奇,吐豔於北風凜冽之際。人在花香中,飄乎若出有而入無,蕩遺塵而特立也。
圖/「雲登集團」、「旅行‧履行中」 文/「旅遊資訊王」